当一幅幅由货车司机亲手拍摄的摄影作品在西安展出时,另一组由他们的车轮滚出的数据,正悄然勾勒出陕西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。
近日,国内领先的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在西安揭幕的司机摄影展上,首次披露了2025年度陕西省货运数据全景。数据显示,截至11月中旬,陕西全省共有46万名活跃司机奔跑在路上,成为支撑陕西作为能源基地、产业转型新高地与民生保障枢纽的关键力量。

能源远征:陕西的“工业粮食”北上千里

数据最为直观地展现了陕西在国家能源格局中的“压舱石”地位。在陕西输出的货物中,煤炭矿产毫无悬念地位列榜首。货运线路的热力图上,从榆林出发,至哈尔滨、长春、绥化等东北城市的干线异常繁忙。

“这些线路是名副其实的‘能源生命线’,”运满满相关负责人解读,“陕西,特别是榆林地区的煤炭,正通过平台上数十万司机的接力,跨越千里,为北方地区的冬季供暖与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” 数据进一步佐证,在发货城市与区县排名中,榆林、神木、府谷等能源重镇占据绝对主导。

货运数据不仅是输出的记录,也是输入的证明。在陕西接收的货物清单上,粮食、农用物资、蔬菜等民生基础物资需求旺盛,揭示了外部资源对三秦大地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篮子”的有力支撑。与此同时,建材的输入量同样巨大,显示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仍在持续升温。
双面古都:西安的“硬科技”与“绿循环”
作为省会,西安的货运结构则折射出一座千年古都的产业升级“双面绣”。在西安输出的货物品类中,建材与废品废料代表了传统基建与循环经济的持续活力,而配件零件、机械设备的赫然在列,则标志着西安高端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。
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区县的产业分工:未央区对外输出了大量百货与电子产品;灞桥区在传统煤炭运输之外,电子设备发货量也位居前列;长安区则成为再生资源(废金属、原木木材)的重要集散地。这组数据清晰描绘出西安正从“传统重镇”向“硬科技之都”与“绿色循环之城”协同发展的新画像。

46万同行者:数据背后的“秦勇之力”
所有这些宏大的经济图景,最终由一个个具体的司机完成。数据显示,陕西活跃司机平均年龄为40岁,正值当打之年。他们是46万名“陕西经济脉动”的同行者。本次运满满司机摄影展,正是为了将镜头对准他们。他们的影像,记录了路上的山河与风雪;而他们创造的数据,则讲述了陕西经济的故事。

据了解,“他们眼中的中国”运满满司机摄影展于2025年11月23日至11月29日在西安向公众免费开放。本次货车司机摄影大赛由运满满平台主办,旨在通过镜头展现货车司机的职业风采,呈现货车司机视角下的中国风貌,传递他们的真实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。

展览现场同步呈现陕西省货运数据图谱,旨在打造一场连接数字与经济、影像与人文的独特体验。

“我们希望通过数据与影像的结合,让公众真正理解这群‘在路上’的同行者,”上述负责人表示,“他们运送的不仅是货物,更是能源、是希望、是每个家庭的所需,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。”
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